日化生意的总体框架

在日化行业,产品x市场决定上限,渠道x营销决定下限。因为产品决定人群上限,市场决定战略上限,渠道决定物理触达下限,营销决定心理触达下限。渠道和营销本质是人货匹配,因此核心是通过框定人的标签+行为来判断如何展现货(形式和频次)。

产品x市场决定上限,是因为产品决定了你在解决什么问题,所以框定了人群上限。比如说洗发品牌如果要解决大众的去屑问题,那有去屑需求的人都是品牌的潜在用户,这是品牌的上限。比如说饮用水的上限就一定是大于奶茶饮料的上限的,这是人群决定的。

但是市场也很重要,比如去屑品牌如果觉得今年的低端去屑市场已经饱和了、竞争非常激烈,所以研发了产品想打高端去屑+养护发,那么这款产品的人群就变成了高净值人群,同时对养护发有需求的人群,这样人群就变窄了,同时策略也要从打大众Mass Reach转变为打“高净值TA+能忍受更高的营销、渠道费用(因为有更高毛利更高客单)。

所以可以看到,产品x市场决定了”人群“和”战略“,从而直接决定了销售上限,并且直接指导了渠道和营销的下限。如果没有产品x市场得出的“人群”和“战略”时,我们就很难去理解怎么做渠道和营销,因此如果不了解产品、战略就讲渠道和营销,那么通常就是一通乱打,然后没什么成果。

渠道x营销决定下限,是因为渠道决定physically available,当我用完洗发水想买的时候,楼下的超市必须要有得卖,我才能买到,才能贡献销售额。而营销决定mentally available,当我在众多洗发水品牌中选了特定品牌,才能贡献销售额。

渠道和营销的本质是人货匹配,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让消费者能够买到、并且想买我们的产品,那这中间就涉及到两个问题:1.我们如何去判断一个人想要什么;2.我们如何去匹配合适的货给这个人。

对于人的判断,本质就是两样东西去判断:历史行为+现在行为。历史行为在电商主要体现为标签,在线下渠道则一般体现为最终的历史销售额。通过历史行为,我们能判断消费者的历史偏好是什么,比如O2O在增长,比如货架通过特定的摆放会让消费者更喜欢,比如消费者更愿意去什么渠道购买我们的产品,比如特定标签的消费者可能会更喜欢某款产品。现在行为则告诉我们消费者目前的状态,但是消费者的现在行为一般只能在电商被识别,比如消费者是在搜、还是在逛,若在搜,则代表消费者有极强的购买心智,我们只需要推荐相应的产品、爆品就好。若在逛,那我们可能需要多次触达才能引起消费者的最终购买兴趣。

对于货,则是通过产品、素材、机制、触达形式(format)的组合,去匹配对应的人。

一般而言,我们需要判断人货匹配的两大要素:1.人的sufficiency,即我框定的人群是否能满足我的生意目标,若不能,可能我的产品设计、战略就是错的。2.人货匹配的efficiency,这意味着我是否能高效地实现人的购买转化。

基于此,我们就要通过人的历史行为去判断,我到底该进入什么渠道,进入多少渠道是sufficient的,每个渠道又要做什么活动、引来多少人才能实现各个渠道自己的sufficiency。

明确了各个渠道的sufficiency之后,我们就要高效地去实现这个sufficiency,那下一步就是考虑营销中人货匹配的efficiency了。

营销的本质就是四个东西的结合:reach x content x frequency x format,即你用什么内容(content)、以什么样的形式(format)、按照什么频率(frequency)、去实现什么样的触达(reach)。

当频率过高,费用就会很贵,营销的效率就会低,当频率过低时,可能就无法成功转化消费者;当内容/广告形式和人不匹配时,效率也会很低,Branding可能要打形象、做教育,效果广告可能要突出机制,不同内容会有不同的角色;当触达的TA渗透率不够高时,可能也会浪费很多高效的人群。所以营销无非是关注这四个东西的结合,去找到不同人群下,这四者的最优结合。

比如年轻人买电动牙刷,因为单价高一般只会在大促买(所以要在大促期间打更多的reach、在大促期间做到更高的渗透率),所以非大促时期会需要更高的frequency才能促进成交,且内容需要是年轻人喜欢的明星,内容也必须要教育消费者电动牙刷的作用(大促期间沟通价格机制则更高效),帮助消费者在价格不便宜的时候产生购买心智,而广告形式则偏向Feeds流去触达新客(搜索的广告形式可能沟通价格机制更高效,因为购买心智比较明确)。可以看到,这就是在进行reach x content x frequency x format的人货匹配,这就是营销的本质。

必须承认,当去到执行层面时,这个生意架构会需要引入很多额外的细节变量,但是了解这个大的架构,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工作到底是在生意中的哪一个环节,从而更全局地了解自己在贡献什么。

Previous
Previous

快消行业知识和思考积累

Next
Next

两种经济增长模式:创新并非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