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研究 - 美学x线下门店如何帮助品牌增长(无图版)

线上电商的年代,涌现了非常多依靠线上x小众TA衍生的品牌,先用朋友圈做销售的观夏、隐,咖啡品牌三顿半,海外品牌Le labo。线上生意增长飞速,利润费比又比线下好(无租金成本),那这些品牌为什么要开线下门店,目的是什么?

闻献的书店、观夏庭院、Gentle Monster等线下门店基于设计不断在社交网络中传播,让千万人认识了这些品牌,了解了中国诞生了新一批的中国风美学品牌。但是这里面的设计、美学到底意味着什么?门店的装置艺术、庭院设计、展览、装潢,到底扮演什么角色?

本篇文章希望能解答以上问题,帮助大家了解线下门店在品牌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运营线下门店。


>Gentle monster x Ribone Cafe x 观夏 x Melt season- 美学带来的一定先是大Reach,然后才是塑造其他后链路

在商场逛街时经常可以发现,在一排紧挨着的服装店,A店可以有非常多客人,但是B店了无声息。服装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行业,因为它是“逛”的,消费者在进入服装店之前,其实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最终产品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却不选择把所有门店都逛一遍,说明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Reach的重要性。一个消费者在买任何品类时,基本都只会考虑几个他熟悉的品牌,快消行业可能就只考虑2-3个品牌,所以当他压根不知道你这个品牌的时候,他就不会敢进去,就不会考虑你的产品,所以才出现了相邻的门店,却有极大的流量差异。


所以当一个新品牌想要进入中国(新市场),第一件事必须要grow reach,只有让消费者了解这个品牌到底是干嘛的,只有当这个品牌进入消费者的考虑集,所有的后链路的产品、功效等,才变得有意义。


那就引出了线下门店的一个极大的用途,通过设计制造传播,grow reach。


Gentle monster,用极大、极先锋的装置艺术,让整个品牌在潮流圈急速扩张,甚至需要排队才能进入门店,门店内的装置艺术也要排队才能拍照。如此一来,社交引爆的朋友圈传播,迅速让这家韩国品牌在中国火起来,让Gen Z立刻了解了这个品牌。

看不懂的GENTLE MONSTER,是靠什么赚钱的?


Gentle Monster和Ribone Cafe其实传递了一个做社交传播的及其简单又有效的真理:大就是艺术。


Gentle Monster极大的人体装置艺术,Ribone Cafe的大兔子和大星球,首尔ader error巨型诡异风的装置艺术,Jeff Koons最大的气球狗,成都的大熊猫装置艺术,深圳万象天地的大象装置艺术,无不引发极强的社交传播。


大,就能引发传播,就能grow reach。


巨型装置艺术吸引很多人,打造真实的Reach,让更多人知道品牌。现在很多品牌一直在思考后链路该如何优化,后链路优化是否意义需要考虑两个前提:1.这个品类是否有足够的复购?2.这个品类是否有足够的人会将品牌纳入考虑。


现实是,消费者一定是不忠诚的,在一个成熟品类里,不同品牌打的其实都是同一批消费者,一个消费者也会购买多个品牌。大多数品牌生意增长的来源一定是新客,而不是老客复购(from how brand grows),所以对于新客的Reach,是一个品牌增长的重中之重。


如果走进观夏,也可以发现,观夏在室内设计下了非常大的功夫。观夏庭院非常多人拍照,在不影响消费者购物体验的情况下,品牌方是不会阻止的,之前因为拍照的人太多,观夏曾经将二楼停止开放过一段时间,现在观夏索性直接将一楼作为商品销售区域,二楼全作为让消费者观看、拍照用的展览区域,一楼做转化,二楼扩Reach。


所以当我们理解,Reach很重要之后,就能理解,一家门店很重要的是让消费者一眼能够看出他是干什么的,除非你本来就很出名,除非本来就有极强的Reach,不然你就要用简单易懂的Communication来增加Reach。


所以反观Melt season,不管是太原路店还是静安嘉里中心店,都在门口设置了阻挡,没有能一眼知道他们在卖什么。当然理解创始人可能是想做空间切割,但是这样不配合大量的外媒让别人知道品牌的话,就不会有人走进去,没有消费者将品牌放入决策链路的话,用于提升后链路的“空间切割”就不再有意义。


不可否认,装置艺术、店铺设计一定也提升了后链路的转化,也塑造了品牌形象,也抬高了品牌溢价,但是如果消费者没有进入考虑链路,这一切都是白扯的。类比观夏庭院,也是一样的逻辑。设计的意义,对于初创品牌来说,一定是先打造大reach,然后才是塑造调性。


所以就衍生了第二个逻辑,当用线下门店的设计将reach打起来了,消费者也需要知道这个品牌是不是他想要的,所以Reach背后也掩盖着:调性/特性的传播。


观夏 x 闻献 - 执行是消费者唯一能看到的战略,调性不是感知出来的,是沟通出来的

第一次走进闻献的人,应该都会有一个很大的疑惑,这个品牌到底在走什么风格?禅酷?什么是禅酷?


他们对禅酷的解释是这样的,但是没有人知道。


闻献至今已经出了四个系列的香水了,人无完人 - 依托不完美却真实的人性特质来创造香水,人面兽心 - 居于自然动物的自由和兽性创造的香型,不省人事 - 以酒为媒介的香型,非常四季 - 记录四季变迁的香味。

每个系列的香水,闻献都有非常完整的品牌故事、灵感设计,但是没人知道。每个产品,闻献都有对应的灵感来源,如巴别塔、穹顶、蝙蝠、锦鲤,但是没有人知道。

但是没有人知道。

所以现在的闻献之于消费者的感受变成了 - 高级,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每个系列都在干什么。

观夏的每一家门店都有一个进门仪式,那就是让消费者进入门店时用他们家的洗手液洗手,因为观夏认为洗手是消费者回家的第一个行为,希望消费者进入观夏,就像回到家一样。

如果你在微信视频号搜索“观夏成都”,观看观夏设计成都门店的视频的话,你会发现,他们从灯光、布局等一系列的因素,都在尝试让门店的氛围变得像是“家”一样。

“I want it to be comfortable, just like home”。

这是观夏的执着,希望消费者进入观夏,就像回到家一样。

遗憾的是,当你随机问一两个进入观夏的消费者,他们并不会知道这背后的用意,也并不会感觉到了观夏就像回到家一样。

执行是消费者唯一能看到的战略。创始人和设计师在办公室聊的所有东西,如果没有合适的执行,没有合适的communication,那就必定不会传递到消费者的心中。

观夏可以在洗手台上写上类似“把温馨带回家”的话术,营造出回家就要用自己的洗手液来洗手的场景,大家就更可能明确这个用意。

在观夏闲庭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观夏的每一个系列产品背后都有讲述产品灵感的短篇,但是没有人知道,至少线上的传播是很差的。虽然观夏已经很好地名字来表达了自己产品灵感,但一定没有视频那样直观和深入人心。

闻献也可以在每个产品旁边放上一张灵感卡片,卡片就可以是闻香纸,这样简单的执行就可以解决品牌传播的问题,但是闻献没做。

把品牌调性沟通的很好的例子,应该就是Le labo和NIKE001了。

NIKE001用各种制作草图、鞋的受力分析、专家运动员的现场指导、科技篮球场等等,营造出极强的科技感。

Le labo的门店,则是商业效率和品牌表达完美结合的典范。一层最大化商业效率,高效的商品排列让消费者了解所有的SKU。二层则用来给对品牌有更深层次兴趣的人展示品牌内核:摊开的调香笔记、化学方程式草稿、实验室器皿——我是一个专业的实验室手作出身的品牌;天然植物香料、植物学有关的书——我是一个天然香料的品牌、草本香调是我的特长;纽约相关的书籍摆件、文字露出——我来自纽约、是个高端的品牌。

当你去问一名消费者什么运动品牌给你感觉更有科技,那一定是NIKE。

当你去问一名消费者什么香水品牌给你感觉更有科技,去过le labo门店的的大概率会说le labo。

如此,门店才完成了沟通品牌内核的使命。

Aesop x Effortless - Reach和沟通之后,用RTB让消费者转化,完成线下门店的最后一环

Aesop最近在网上非常火,许多网红、达人、公众号都在说Aesop是一个极好的品牌。但是在访问了三家Aesop的门店之后,一个很大的疑惑在心中诞生:我为什么要买它?

Aesop的门店设计其实很差,因为SA(shopping assistant店员导购)会认为你是带着认知进入门店的,所以在进入门店时,SA都会问一句:“您想了解我们的什么产品呢?”

大多数品牌的生意增长主要来自新客,当一个新客走进一个门店,被问到这种问题,只会呆滞。

同时配合着Aesop的产品特性——包装设计及其统一,都是一个棕黑色的药瓶,消费者很难分清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没有SA介绍的消费者就会更加疑惑。

其实Aesop的产品设计是很有智慧,统一的包装设计是因为Aesop定位高消费人群,他们发现高消费家庭的装潢都是单一色调的素色,不会有出跳的颜色,因此统一的Aesop产品包装更能适配这些人的家庭装潢。

但是没有差异化的产品包装,配合上现有的门店执行,就变成了disaster。

Aesop只有静安嘉里中心门店是在照顾消费者的“逛”的体验的:消费者进门首先会给一杯Aesop的茶,然后开始介绍“Aseop的产品主要是做xxx,目前卖的比较多的是xxx,这些里面你有感兴趣的产品吗~”,让消费者对品牌有一个全面的系统了解,这对于一个新客是及其友好的。

但是问题在于,他没有RTB,友好的体验之后需要一个trigger让消费者购买,当我问到这些产品背后有什么科技吗,得到的答案只有原材料用的是天然草本,但是对于消费者的ending benefit到底是什么(肌肤变弹?抗皱?),有什么数据支撑,SA无法回答。

就连最简单的,“这个香味能持久,让您有在家里的温馨感”这类ending benefit,SA都说不出来。

Effortless,一个主打香+科技的洗护发品牌,偶然路过,进门却被转化。

门口大开门+进门VI非常直给,没有任何阻挡,路过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个主打“中草药植物萃取”的洗护发品牌,调性立刻立起来,剩下的就是转化问题了。

进门之后,SA会介绍品牌是做中草药植物萃取洗护发的,然后就开始询问消费者的需求。当朋友说出自己是“脱发+毛躁”之后,SA就开始针对性的推产品,说需要使用A而不是B,不像是逼单,更像是为消费者考虑。

最后,SA带着我们去到产品旁边的品牌手册,让消费者不用听SA背书,光看到手册上的数字+化学名称的RTB,就能建立对成分功效的信任感了。

这样一连串的线路和体验(Reach + 调性 + RTB)下来,我们作为做品牌完全无认知的新客,被转化了。

题外话 - 闻献- 商业效率和品牌表达的权衡

如果把上海闻献的三家店都走一遍,就能够深刻的理解,什么叫做门店的商业效率和品牌表达的权衡。

淮海中路是闻献的1.0版本,创始人主要想做品牌调性的宣发,主打体验而非效率,重转化但是不重流量,因此1on1服务,效率非常低。如果等到了SA服务,那么应该可以听到所有产品的介绍,会有好的专属服务。

愚园书室算是闻献的2.0版本,品牌内容展示目的大于商业转化,诞生的原因是创始人希望找到一种香氛店的商业模型,可以做到像咖啡店一样的数量,又能够有效地让消费者触达品牌、购买产品——那便是书店(和闻献的名字Documents不谋而合)。

理想状态:拓展香氛销售物理空间的功能—>创造消费者深度参与的环境与氛围—>成为消费者重复花时间的场域—>对消费者心智的长久强反应

在愚园书室,消费者可以静静地看书,然后体验环境里所有的香味、洗手液、设计格调,进行产品深度感受。

静安嘉里中心则是闻献的3.0版本,这是是一个极强商业效率的门店:左右两侧是产品展示,中间前方区域是SA和消费者的产品陈列、体验、介绍区域,若是感兴趣则绕到展柜后方的椅子做1on1的介绍和体验,中后方的巨大屏幕介绍产品故事(which对奢侈品路线+新品牌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

所以线下门店其实很简单,利用设计实现传播打大Reach,通过合理的细节执行传播品牌故事和调性,最后基于RTB和ending benefit实现转化,这就是线下门店的真谛。

Previous
Previous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营销 - 访谈前小鹏MKT

Next
Next

抖音电商 - 达播和店播的本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