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理解金融
一、金融包含了什么
五大业务:存贷投汇融
常见金融机构:
银行 Banks
商业银行 Commercial Banks:存款、贷款
投资银行 Investment Banks:在金融市场提供服务,帮助公司发债(IPO、公司债等)、M&A咨询、企业重组咨询…
保险公司 Insurance Companies
养老基金 Pension Funds
共有基金 Mutual Funds
存在一些限制:杠杆有限制,需要揭露投资策略、NAV(净资产,Net Asset Value)
两种类型
开放式 Open-end Mutual Funds:最常见,基金份额随着购买者的加入/赎回而上升/下降,基金份额需要随时可以被赎回
封闭式 Closed-end Mutual Funds:基金份额固定,投资者通过将份额卖给新投资者实现退出
投资资产类型:债、权益、指数、货币市场等
对冲基金Hedge Funds
因为有对冲,所以一般投资策略表现的比较risky,没有杠杆的限制,会使用较多的衍生品交易
费用:一个常见的费用结构是2+20%,即2%的管理费,并收取20%的净利润(扣除管理费后)作为费用
投资者:养老基金、主权基金、个人财富
基金例子:桥水基金、AQR、LTCM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Exchange-traded Funds(ETFs)
一般设计为追踪指数
不需要自己操作从而产生交易费,但是需要支付管理费
金融工具:
货币市场工具 Money Market:短期的(1年之内)、具有高流动性的低风险证券,具体包括银行回购协议、定期存款、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债、中央银行票据等国库证券等
固收 Fixed Income:国债、存款、大额存单、公募债基、私募债基、非标信托等
权益 Equity:普通股、优先股
衍生品 Derivatives:期货、期权、掉期交易
关于金融到底在干什么的杂思:看了很多金融分析的case和电影,虽然没有做过很多实操,但是感觉跟别的行业一样,金融本质就是在明确自己到底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去design一个产品、design一个指标、design一个解决方案来解决问题。比如《大空头》里Burry为了做空楼市找投行设计了一个CDS的产品,相当于给房子的loan买保险但是自己不持有loan。去判断楼市是否存在问题时,Burry用的是”LTV、金融产品复杂率、准时还款率“等指标,而Mark带领的基金团队则是直接实地调研发现“大部分的房贷存在违约的情况、大部分贷款人根本无力偿还房贷”,其实两个人都是在尝试解决“房市是不是泡沫”这个问题,用不同的指标也没什么问题,本质是能回答问题、能解决问题就OK,而这就要求你能够懂得金融每一项业务背后的核心决定因素到底是什么了。
二、负债是什么
负债本质上是负债客体未来的钱。
三、钱的价格被什么决定?
钱作为一个被所有人都认可的交易物,他的价格体现在三个层面:利率、汇率、购买力。而钱的价格将直接决定“钱的流向”和“钱的流动性”,从而影响经济。
利率的本质是用未来的钱来对现在的钱进行定价。
汇率的本质是用其他货币来对钱进行定价。
购买力的本质是用其他物品来对钱进行定价。
四、付鹏老师摘录-华尔街见闻大师课《大类资产框架手册》
1. 一个国家发展的四大阶段
图一:一个国家发展的四大阶段
第一阶段:实体经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通过低端劳动创造价值,金融化程度不高,贫富差异不大,债务的作用并不凸显。
第二阶段:债务经济阶段。这一阶段人们已经完成初步的资本积累,人们开始发现负债可以带来更高的收益率,贫富差距开始逐渐显现,通过负债实现的收入增长开始大于单纯通过劳动实现的收入增长。
第三阶段:杠杆经济阶段。随着政策、金融市场的完善,负债对收入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杠杆水平越来越高,贫富差异也随着杠杆的增加而加剧。
第四阶段:去杠杆阶段。因为负债/杠杆是未来收入的折现,所以杠杆一味的增加,总有一天会超过社会总财富,社会无法承担,出现大量的违约、坏账,所以当杠杆达到一定程度,必定会出现去杠杆的阶段,让负债/杠杆回归正常水平。
2.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资本流通模型(可配合着图一看)
图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资本流通模型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资本流通路径:
以中美为例,美国靠资本项目维持债务、杠杆、收入、分配,中国靠着双顺差来维持债务、杠杆、收入、分配,中国作为生产国牺牲劳动价值,产品输出价格偏低,美国作为消费国采用中国的商品价格,因此通胀偏低
-> 通胀偏低使得美国货币政策压在低端,利率低刺激需求扩张,美国需求扩张导致中国的外生性需求扩张
-> 中国经济过热,利率水平过高,资本套利涌入,逐渐从简单的实体投资转变为资产投资
-> 中国资产价格变高,实体投资回报率相对变低
-> 投资倾向于虚拟性、金融性资产(房产)
-> 本国跨过实体阶段,逐渐进入债务阶段、杠杆阶段
-> 本国人民要求工资上升,劳动力成本抬升
-> 传统生产加工部分的实体部分外迁,全球分工出现转移
小国很容易实现分工转移,本国做高尖端、高净值服务,并将实体部分、低端劳动部分外迁至其他国家
但中国人口基数太大,对内财富的分配周期长,所以低端劳动非常难外迁,因此目前的结构化分工改变是中国需要面对的一个极大难题
*上述资本流通逻辑也可用于目前的东南亚市场
3.中美金融市场的差异
图三:中美金融市场的差异
美国是左图的金融成熟阶段市场,且在国际分工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企业收入/股价曲线斜率较高,适合价值投资,所以其实是美国的股市成就了价值投资。
但是中国其实是右图的金融发展阶段市场,且在国际分工分配中是生产国,处在被剥削地位,因此企业收入/股价曲线斜率较低,并不适合价值投资,赚的更多是股市波动的钱。